iB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 校园小说 > 大明守村人 > 大明守村人 第671

大明守村人 第671(2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恋爱脑,但强制爱(np,男洁) 岂不尔思 炽焰(骨科 校园 1V1) 春风雨(纯百) 无光深处(H) 词不达意(骨科,姐弟) 执念沦陷(1v1H) 【强制np】人生存盘失效后 烂梨[父女] 错位潮汐(骨科 GB)

“何时达到南京的医疗条件?真是不比不知道,下丘村功德无量。”

朱棡眉头挑了挑,看到的百姓一个个身上的衣服都很破旧,面黄肌瘦的。

倒是也有几拨好的,太原府阳曲县有钱的人家,不管怎么穷的地方,总归是有富裕的。

除非兵灾,全抢,那样越富裕的人家越惨,舍不得给钱,人也跟着没了。

“殿下今年给免了田赋和劳役,再找百姓干活,百姓得钱,剩下的是运输问题,用船把盐池的盐给送过来。

夏天的时候叫百姓多储备干菜,冬天的时候腌制酸菜,窑已经在陆续建好,给百姓烧陶缸,只要不碎,稍微变形也能用。

先借给百姓,等以后百姓有钱了还这个钱,或者殿下有了新的收入,就免了百姓买器皿的钱。

黄河的鱼多,壶口瀑布下面到此两岸的百姓数量少,派船去多多捕鱼,做成鱼干。

百姓赚了干活的钱,正好买咸鱼干吃,蒸着吃最好,省油,而且还不用放盐了,泡一泡,洗一洗,放点姜片、葱段、花椒、紫苏就蒸了。”

里长知道朱棡就想从别人口中得到一个安慰,不然总拿南京跟太原府比,应天府有的地方也穷。

咋不用宁国府宣城县比曲阳县?宣城县另外二十一个村子,村村有钱,户户起楼房。

今年估计又找机会往南京下丘村送东西,不直接送到河边的下丘村,那里没几个自己村子的人,全是找过来学习的技术人员。

二十一个村子懂得感恩,不管下丘村缺不缺东西,他们必须送,顺便也跟下丘村的人说说话,聊聊还能干什么?本钱都够。

里长想着,朱棡心有灵犀地跟着也想到了宣城县:“宣城县的村子好啊!能跟咱曲阳县合伙做些啥不?比如互通有无。”

里长:“……”

天地之差无相比

铃儿见里长懵了,赶紧出声:“殿下,不成的,太远,互通有无,也是你在南京跟这边,应天府,安排安排。”

“应天府的其他地方没什么钱,江宁县?上元县?比曲阳县的人口多,咱那有啥?倒是便宜李知县、郑主簿、关县丞、王典史他们了,他们还呆在宣城县呢?”

朱棡其实是想让那边的村子派人到曲阳县看看,建些养殖场什么的,他们的经验最丰富。

转而想起宣城县的官员,好几年了,官员始终未升迁。

升迁官位提高,能够直接调到皇城里办公,不升迁好处多,在地方上捞钱,明目张胆地捞,父皇允许。

他们跟村子有合作,然后配合宁国府带百姓一起干,自己拿一点分红,那一点是比例,架不住体量大。

宁国府的官员不走,宣城的就不走,宋知府等人要把其他的县给发展好,家家住楼房。

别的官员想进京当官,离皇帝近,或许有机会继续升。

宁国府的官员无所谓,陛下总惦记,隔一段时间问一下,看看又把哪方面做好了。

那里属于试点,只要下丘村给出个新的思路,宁国府立即调整,宣城县最流畅。

别的县想要干什么,得先考虑百姓能否承受得起,一次投入过大,百姓没钱。

宣城的百姓……

“殿下,宣城是宣纸的地方?那纸好!”谢成对宣城有印象。

“宣纸、宣笔、徽墨、宣砚,再往南还有歙砚,宣城板栗也不错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病娇向乙女合集 我的纸扎新郎是顶流 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 绝品枭雄 [综漫] 不柯学的飞天小女孩 七零国色医香 [奥特曼同人] 托雷基亚不哭,我带你去考研吧 武动星空 全球神袛:奖励百倍 大明: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